FinTastic.Trading Body Wrapper

Portfolio Visualizer 教學:理財小白也能打造專屬投資組合

Portfolio Visualizer 教學:理財小白也能打造專屬投資組合

在投資理財的世界裡,數據分析常常聽起來很專業,但其實有工具能幫我們自動完成大部分工作。今天要介紹的 Portfolio Visualizer,就是專為投資組合分析設計的網站。

它提供了六大功能模組,讓投資人可以從回測、因子分析到資產配置一次搞定。接下來我會先幫你快速介紹這六大功能,然後再分享我如何利用它來篩選 ETF、優化投資組合。


六大功能介紹

1. Backtest Portfolio(投資組合回測)

這個功能可以模擬如果你過去幾年把錢投到某個投資組合,現在會變成多少。

  • 特色:幫你比較不同投資組合的報酬率、最大回撤(最大跌幅)、風險調整報酬。
  • 適合:檢驗投資策略在歷史行情中的表現。

📊 Portfolio Summary 會提供的指標

  1. Start Balance:投資開始時的本金。
  2. End Balance:回測結束後的最終金額。
  3. Annualized Return (CAGR):年化報酬率,代表長期平均成長速度。
  4. Standard Deviation:標準差,用來衡量資產的波動度。
  5. Best Year:單一年份的最高報酬。
  6. Worst Year:單一年份的最差虧損。
  7. Maximum Drawdown:投資期間內最大跌幅。
  8. Sharpe Ratio:風險調整後的報酬,越高代表效率越好。
  9. Sortino Ratio:只針對「下跌風險」的報酬指標。
  10. Benchmark Correlation:和基準指數的相關性。

2. Factor Analysis(因子分析)

用 Fama-French 和 Carhart 因子模型來做迴歸分析,看看一檔資產或投資組合的報酬,到底是受到哪些因素影響,例如整體市場、公司大小、價值型或成長型特質,以及動能(股價上漲趨勢)。

  • 特色:你可以把 ETF 拆解,看它到底是因為「市場上漲」賺錢,還是因為「科技動能」強。
  • 適合:想了解投資標的背後的「驅動力」是什麼。

3. Asset Analytics(資產分析)

這裡可以篩選與比較基金或 ETF,像是查看它們的績效、風險,甚至不同資產之間的相關性。

  • 特色:找到報酬穩定、風險低、彼此互補的資產。
  • 適合:想要挑選標的,或觀察不同資產的連動性。

4. Monte Carlo Simulation(蒙地卡羅模擬)

這是一種統計模擬,透過「隨機模擬上千次未來可能的走勢」,來預估投資組合的長期表現。

  • 特色:幫你回答「如果我每月投資 1 萬,20 年後達到退休目標的機率是多少?」
  • 適合:有財務規劃目標的人,例如退休或子女教育基金。

5. Portfolio Optimization(投資組合優化)

這個功能能幫你算出「最有效率」的資產比例。

  • 特色:依照不同的優化目標(最大化報酬 / 最大化 Sortino Ratio / 最小化風險),計算資金如何分配。
  • 適合:不知道資產該怎麼配比的人。

6. Tactical Asset Allocation(戰術資產配置)

這裡提供了短期資產配置模型,例如根據移動平均線、動能或波動率來調整倉位。

  • 特色:模擬「進出場策略」對投資組合的影響。
  • 適合:對主動交易或市場時機有興趣的人。

📊 5 個運用 Portfolio Visualizer 的場景

1. 想知道「如果我早 10 年開始投資」

小美在 2016 年開始存錢,但她很好奇:如果當年就投資 QQQ(科技股 ETF),現在會變多少?
她用 Backtest Portfolio,輸入 QQQ 從 2013 年到現在的數據,馬上看到報酬曲線和最大跌幅。

2. 想找到「抗跌又穩定」的 ETF

小強不追求大賺,他只希望投資能穩定。
他用 Asset Analytics → Fund Screener 篩選出 Sortino Ratio 高的 ETF,找到了「下跌時跌比較少、報酬卻還不錯」的ETF。


3. 不知道資產該怎麼分配

小芳手上有很多Morningstar五星的ETF想買其中包含:那斯達克100(QQQ)、黃金(GLD)、全球大型(IOO)、長期債券(VCLT)、半導體 (SMH)、中小型工業 (AIRR)。但她不知道要買哪些? 放多少比例 ?
她用 Portfolio Optimization,選「Maximize Sortino Ratio」,目標設定為20%的年化報酬,結果系統依照歷史數據算出最佳組合是 QQQ 10%、GLD 30%、SMH 30%、AIRR 30%。


4. 想知道「這樣投資能不能達到退休目標」

小華希望 20 年後能存到退休金 1,000 萬。他使用傳統的60/40投資策略,QQQ 60%、GLD 20%、VCLT 20%。他用 Monte Carlo Simulation,輸入「起始資金10萬」、「每月投資 1 萬」、「持續投資20年」,系統模擬上千種可能的市場走勢。
👉 馬上知道年化報酬在8.82%~18.22%之間,「有 50% 機率」可以存到名義1265萬以上金額(不含通膨)。


5. 想嘗試「主動策略」

小志不滿足於「買了就放」,他想試試主動調整策略。他投資單一ETF – QQQ,用 Tactical Asset Allocation 測試「移動平均線策略」,進行10年歷史資料的回測:

  • 如果市場跌破半年線 → QQQ換成黃金GLD
  • 如果市場站上半年線 → 黃金GLD換回QQQ
    👉 結果發現績效優於長期持有(Buy & Hold),最大回徹也僅有-17.53%,是長期持有的一半。

我如何使用 Portfolio Visualizer 打造投資組合

了解功能後,分享我最常用的一些功能。我主要透過網站來搜尋不錯的ETF,也可以透過MorningStar找出五星ETF。然後全部放到Portfolio Optimization來計算最佳Portfolio配置比例。然後可以運用我組好的Portfolio進行Monte Carlo 測驗,可以知道最佳與最糟的情況。

第一步:用 Asset Analytics 找高 Sortino Ratio 的 ETF

Sortino Ratio 是衡量「下跌風險下的報酬率」。

  • 高 Sortino Ratio = 報酬穩定、下跌少。
  • 我會先在 Fund Screener 裡輸入 ETF 名稱(如 SPY、QQQ、VTI),篩選出 Sortino Ratio 高的標的。

第二步:用 Portfolio Optimization 配置比例

挑好 ETF 後,我會利用 Portfolio Optimization,讓系統自動算出最適合的比例。

  • 例如,系統可能建議:SPY 40%、QQQ 30%、VXUS 20%、IEF 10%。
  • 這樣的配置,能最大化風險調整後的回報。

第三步:用 Backtest Portfolio 驗證組合

最後,我會透過 Monte Carlo Simulation 測試,看看這個組合是否可以達到存款目標。

  • 如果是存退休金,這樣可以存到1000萬嗎?
  • 如果是幫小孩存,他們夠用嗎?

Portfolio Visualizer 是一個 免費、功能強大的投資分析網站,不僅可以回測投資組合、做因子分析、模擬未來情境,還能同時納入 ETF 與個股 來比較。對於投資人來說,它最大的價值在於:不再只是憑感覺投資,而是能用 更科學的方式 來設計屬於自己的投資組合。

未來,無論你是理財小白還是進階投資者,都能透過這個工具,更清楚地了解風險與報酬,打造出更穩健、更符合自己需求的投資策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