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inTastic.Trading Body Wrapper

2025第三季「TOP 30 成長股」

2025第三季「TOP 30 成長股」

在每個財報季接近尾聲時,我們都會透過Stock Analysis網站篩選出新的中小型成長股,作為選股研究方向。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先前的文章:

隨著2025年第二季財報季結束,我們同樣利用Stock Analysis網站的篩選工具,鎖定中小型成長股,並將名單擴增為30檔股票。此篩選條件重視的是「未來營收的增長」。具體篩選條件如下:

  • 價格(Price) > $10
  • 市值(Market Capitalization) $1B ~ $30B
  • 平均成交量20天(Ave. Volume 20 Day) > 400K (之前是500K)
  • 總營收(Total Revenue FY) > $200M
  • 今年預估營收年增率Rev. Growth This Year > 25%
  • 明年預估營收年增率Rev. Growth Next Year > 20%

本季篩選後的名單總共有63家公司,得到篩選名單後,再逐筆依照下面兩個條件篩選:

  • 最新一季營業利潤率 Operating Margin < -30% (排除早期生技股、大幅虧損的新創)
  • 排除產業(industry):銀行、保險、資本市場、REITs、能源、貴金屬、中國、(部分加密貨幣股票重新入榜)

此次名單中的超強成長股明顯增多,所以名單最後增加了5檔遺珠之憾、5檔市值30B~60B的成長股。最終整理後的TOP 30成長股資料如下,也可以連結到Tradingview頁面觀看技術面。


1. CRDO – Credo Technology Group Holding Ltd|高頻資料中心連接晶片

Credo Technology 專注於資料中心高頻連接晶片與主動電纜(AEC)、SerDes chiplets 等組件,服務對象包含 Amazon、Microsoft、xAI,並進軍 Meta 和 Oracle,支持 AI 與雲端伺服器資料傳輸效能。主要競爭者涵蓋 Broadcom、Marvell、Texas Instruments 等晶片巨頭。
產業: Technology / High-Speed Connectivity Semiconductors
營收增長: 2025 May 3, 營收 1.7 億美元,較去年同期大增 over 179.73%。
下一季營收增長預期:FY26Q1 (Jul) 225.87%
是否因併購成長?成長主因為 AI 計算需求爆發及 AEC 普及,但非併購結果。然而公司積極併購,擬收購 Core Scientific,藉以擴充資料中心容量與提高營運效率。


2. RIOT – Riot Platforms, Inc.|比特幣挖礦 + AI 高性能基礎建設

Riot Platforms 是美國大型比特幣挖礦與高性能計算基礎設施運營商,累積超大規模電力資產與礦場基地,著重垂直整合提升盈利能力。產品涵蓋 Bitcoin Mining 和 Data Center Services,服務頂尖加密/AI 算力需求。主要競爭者包括 Marathon Digital、Hut 8、以及雲端巨頭自建算力平台。
產業: Industrials / Cryptocurrency Infrastructure &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
營收增長: 2025 Q2 營收達 1.53 億美元,同比成長約 118%。
下一季營收增長預期: 2025 Q3預估營收 1.72 億美元,年增率102.86%。
是否因併購成長?本季成長主要受比特幣價格提升與礦量增加(挖出 BTC 從 844 增至 1,426 枚)推動,非來自併購。


3. ARQT – Arcutis Biotherapeutics, Inc.|免疫皮膚生物製劑

Arcutis 是專注免疫皮膚治療的新興生技公司,其核心產品 ZORYVE®(roflumilast)用於銀屑病、濕疹等皮膚炎症疾病,銷量迅速成長,並申請更多適應症。與 Regeneron、Pfizer 等皮膚生技公司競爭。
產業: Healthcare / Biopharmaceuticals – Dermatology
營收增長: 2025 Q2 營收 8150 萬美元,年增 164.13%。
下一季營收增長預期: 2025 Q3 預估營收為 8824 萬美元,年增 97.16%。
是否因併購成長?
成長主因 ZORYVE 銷售爆發性上升與適應症擴張,目前尚無併購資訊顯示成長來自併購。


4. AAOI – Applied Optoelectronics, Inc.|高速光電

Applied Optoelectronics,Inc. 是一家垂直整合的光纖網路產品供應商,提供一系列光模組、濾光器、雷射器件、光電子組件、光纖收發器與整套設備,包括轉播站、節點、放大器與數據中心設備。其產品服務於資料中心、電纜電視 (CATV)、電信運營商與 FTTH 用戶。競爭對手涵蓋其他光通訊元件供應商如 Lumentum、Ciena 和 Infinera 等。
產業: Technology /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– Optical Modules
營收增長: 2025 Q2 營收 1.03 億美元,年增達 138%。
下一季營收增長預期: 2025 Q3 預估營收 1.22 億美元,年增87.52%。
是否因併購成長?營收增長源自市場需求與產品銷售增溫,無併購因素。


5. ALAB – Astera Labs, Inc.|雲端/AI 連接晶片

Astera Labs 是專為 AI 與雲端資料中心打造的連接晶片 fabless 新創,產品包括 Aries PCIe Retimer、Taurus 智慧網路纜線模組與 Scorpio Fabric,服務多家超大規模雲端平台。競爭者包括 Credo、Marvell 等資料中心連結解決方案商。
產業: Technology / Fabless Semiconductors – AI & Cloud Connectivity Solutions
營收增長: 2025 Q2 營收達 1.92 億美元,年增 150%。
下一季營收增長預期: 2025 Q3 預估營收 2.1 億美元,年增 86.29%。
是否因併購成長?成長主要源於產品線擴張與 AI 基建需求,不是因併購而起;目前未見重大併購動作。

深入報導:Astera Labs(ALAB) 深度分析:AI資料中心連接新星,未來增長潛力如何?


6. TGTX – TG Therapeutics, Inc.|自體免疫/多發性硬化生技療法

TG Therapeutics 專注於開發和商業化免疫療法,核心產品 BRIUMVI(抗 CD20 抗體療法)已獲 FDA 批准並快速擴展市場份額,肩負重要多發性硬化症等適應症的治療選擇。主要競爭對手包括 Roche、Novartis、Biogen 等大型製藥公司。
產業: Healthcare / Biopharmaceuticals – Immunology
營收增長: 2025 Q2 營收達 1.411 億美元,年增 92.13%。
下一季營收增長預期: 2025 Q3 預估營收 1.56 億美元,年增85.99%。
是否因併購成長?本季成長主來自 BRIUMVI 銷售擴張,並非因併購驅動;盈利能力因高營收但 EPS 未達預期而受投資者關注。


7. TEM – Tempus AI, Inc.|AI 醫療數據平台與基因組學

Tempus AI 以其 AI 能力與龐大分子與臨床資料庫驅動精準醫療革命。其平台涵蓋基因體檢(NGS)、PCR 分析,並結合 AI 演算法、數據平台與臨床決策支援工具,用於癌症、心臟、精神與放射醫療領域。競爭對手包含 Foundation Medicine、Guardant Health 等生物數據科技公司。
產業: Healthcare Technology / AI & Genomics
營收增長: 2025 Q2 營收 3.146 億美元,同比升高 89.6%。
下一季營收增長預期: 公司將 2025 全年營收指南上修至 12.6 億美元,展現長線營運自信。
是否因併購成長?本季業績主受 Genomics 與資料服務實際需求成長驅動,與併購無關。

深入報導:從基因組到精準醫療:Tempus AI 如何改變未來醫療


8. LEGN – Legend Biotech Corporation|CAR-T 首個零售業績高峰

Legend Biotech 是專注於 CAR‑T 治療的生技公司,其核心產品 CARVYKTI®(cilta‑cel)針對多發性骨髓瘤,已成全球最高銷量的 CAR‑T 治療之一。其競爭對手包括其他 CAR‑T 及細胞療法開發者如 Novartis、Bristol‑Myers Squibb。
產業: Healthcare / Biotechnology – Cell & Gene Therapy
營收增長:2025 Q2 營收為 255.06 M USD,超越預期約 8.9%;CARVYKTI 銷售達 439 M USD,年增 136%;年度營收成長率達 112%。
下一季營收增長預期:未提供具體數據,但未來年復合營收增長率預估為 26–27% per annum。
是否因併購成長?成長由 CARVYKTI 銷售快速推升,非併購推動


9. UPST – Upstart Holdings, Inc.|AI 消費貸款平台

Upstart 是一個以 AI 為核心的消費貸款平台,連結銀行與借款人,透過機器學習模型改善信用評估,提高審核速度與精準度。產品包括個人貸款與 auto refinancing。主要競爭者為 SoFi、LendingClub、Affirm 等 FinTech 倒新者。
產業: Financial Services / FinTech – AI Lending
營收增長: 2025 Q2 營收 2.57 億美元,同比激增 102%。
下一季營收增長預期: 公司預期 2025 年全年度營收達 10.55 億美元(年增近 100%)。
是否因併購成長?成長來自核心 AI 模型效能、貸款量與合作網絡擴張,非併購成果。

深入報導:AI 金融股的風險與潛力:Upstart (UPST)值得放入口袋名單嗎?


10. HROW – Harrow, Inc.|專注眼科與眼部療法的生物技術

Harrow 提供眼科藥品及治療方案,專注乾眼症與相關疾病,產品包括 VEVYE、IHEEZO 等;透過與 Samsung Bioepis 合作擴大生物製劑供應。競爭對手包括其他小型眼科藥廠與大型跨國藥企。
產業: Healthcare / Pharmaceutical – Ophthalmology Therapeutics
營收增長:2025 Q2 營收為 $63.7M,年增 30%,季增 33%
下一季營收增長預期:公司維持全年營收指引在 $280M+,下半年將加速成長
是否因併購成長?本季成長來源包括新品與合作協議(如與 Samsung Bioepis),但無重大併購驅動。


11. SEZL – Sezzle Inc.|“先買再付”支付科技

Sezzle 是一站式「即時消費後付款」平台 (Buy-Now-Pay-Later),融合風險評估與行為公式,提供靈活消費信用方案,專注於提高消費者包容性和商家轉換率。競爭對手包括 Affirm、Afterpay、PayPal 等 FinTech 公司。
產業: Financial Services / FinTech – BNPL Payments Platform
營收增長:2025 Q2 營收達 9,870 萬美元,年增 76.4%;GMV 年增 74%;調整後淨收入增加 91.8%,達 2,440 萬美元。
下一季營收增長預期: 公司全年營收指引為 60%–65% 成長,調整後 EBIT 預期達 1.70–1.75 億美元。
是否因併購成長?成長由平台使用率提升、商戶合作與風險模型優化推動,並非併購所致。


12. AVDL – Avadel Pharmaceuticals plc|專注睡眠障礙藥品的專科製藥

Avadel Pharmaceuticals 是一家專攻睡眠障礙與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領域的愛爾蘭製藥公司,總部位於都柏林,主力產品包括 Lumryz(夜間釋放型 sodium oxybate),並布局醫院與兒科市場,透過產品銷售與授權合作創收。主要競爭對手為其他專注中樞與睡眠治療藥廠。
產業: Pharmaceuticals & Biotech / Specialty Pharmaceuticals
營收增長:2024 年銷售額約 1.69 億美元,實現 505% 年增。
下一季營收增長預期:尚未查到具體預期值。
是否因併購成長?目前未有資料顯示成長來自併購,主要為產品上市擴張所致。


13. CAI – Caris Life Sciences, Inc.|精準醫療科技與 AI 基因分析

Caris Life Sciences 是精準醫療與 AI 技術驅動的基因體檢公司,提供腫瘤分子輪廓分析服務。其服務適用於癌症治療方向與臨床決策,市場地位突顯。競爭對手包括其他臨床基因測序與分析公司。
產業: Healthcare / TechBio – AI-Driven Molecular Diagnostics
營收增長:2025 Q2 營收達 1.814 億美元,年增 81.3%。分子剖析服務年增 86%,毛利率亦提升至 62.7% 。
下一季營收增長預期:全年度營收預估為 6.75–6.85 億美元 。
是否因併購成長?成長主要來自服務需求爆發與 AI 創新應用,而非併購。


14. ALHC – Alignment Healthcare, Inc.|創新型 Medicare Advantage 健康照護平台

Alignment Healthcare 是一家以技術為核心、以老人為中心的醫療平台公司。它通過消費者導向的 Medicare Advantage 計劃提供定制化醫療服務,結合數位平台 AVA、24/7 緊急關懷團隊與現場醫療協作方式,提升醫療效率與用戶體驗。主要競爭對手包括 Humana、UnitedHealthcare 等傳統健康保險與醫療服務供應商。
產業: Healthcare / Health Insurance – Medicare Advantage Platform
營收增長: 2025 Q2 營收達 10 億美元,年增 49%;2025 Q1 營收也年增 47.5%。T12M 營收達 33.4 億美元,年增 49.5%。
下一季營收增長預期: 公司預估未來 3 年平均年營收成長 20%,遠高於美國醫療保險產業平均水平(約 6%)。
是否因併購成長?成長主要來自會員數及保險營運規模擴張,非併購驅動。


15. PRCT – PROCEPT BioRobotics Corporation|前列腺微創機器人治療系統

PROCEPT BioRobotics 專注於前列腺良性增生(BPH)的微創機器人治療,包括 AquaBeam 系統和耗材,減少手術時間與併發症。競爭對手包括傳統手術方案和其他微創醫療器材廠。
產業: Healthcare / Medical Devices – Surgical Robotics
營收增長: 2025 Q2 營收為 7,920 萬美元,年增 48%;TTM 營收達 2.7495 億美元,年增 55.7%。
下一季營收增長預期: 公司預測全年營收約 3.255 億美元,年增約 45%。
是否因併購成長?成長動能主要來自內部業務拓展與產品市場接受,並非併購所致。


16. SITM – SiTime Corporation|MEMS 精準時序晶片

SiTime 是 MEMS(微機電系統)時序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者,產品涵蓋 MEMS 振盪器、可編程 TCXO、OCXO、系統級時鐘 SoC 等。其技術體積更小、精度更高、可靠度更強,以取代傳統石英振盪器。主要競爭者包括 Microchip、Analog Devices、NXP、STMicroelectronics、MACOM 等大型半導體供應商,也有技術對手如 Sand 9 和 Discera 等 MEMS 初創公司。
產業: Technology / Semiconductor – MEMS Timing Solutions
營收增長:
2025 Q2 每股盈餘上升,企業營收與多領域市場保持雙位數成長,尤其資料中心與 5G 應用強勁。
下一季營收增長預期:Q3 指望營收達 USD 7700–7900 萬,毛利率維持高位 58–59%。
是否因併購成長?無併購驅動成長因素,成長來自新產品導入與多元市場擴展。


17. DUOL – Duolingo, Inc.|AI 驅動語言學習平台

Duolingo 是全球知名的語言學習平台,採用 freemium 模型提供遊戲化學習介面,多語言課程搭配 AI 語音對話、錯誤解析與影片聊天等高互動功能。強化訂閱體驗的工具包括 Super 與 Max 等 AI 強化方案。主要競爭者包括 Babbel、Rosetta Stone 等語言教育科技公司。
產業: Technology / EdTech – AI-Powered Language Learning Platform
營收增長: 2025 Q2 營收為 2.523 億美元,年增約 41–41.5%;訂閱收入年增 46%,並創下盈餘與平台使用高峰。
下一季營收增長預期: 預估 2025 Q3 營收為 2.57–2.61 億美元,全年營收預測調升至 10.1–10.2 億美元區間。
是否因併購成長?成長主要來自 AI 功能應用提升與訂閱擴張,非透過併購獲得成效。

深入報導:DUOL 線上語言學習領導品牌 – 把握股價下跌買點


18. TMDX – TransMedics Group, Inc.|器官移植智慧保護系統

TransMedics 是醫療科技公司,專門研發 Organ Care System(OCS),在運輸期間用注氧血液維持器官生理狀態,提升器官存活率與移植成功率。競爭者包括傳統冷藏運輸與其他器官保存技術供應商。
產業: Healthcare Technology / Medical Devices – Transplant Systems
營收增長:2025 Q2 營收達 157.4 M USD,年增 38%;TTM 營收約 531.3 M USD,年增 48.1%。
下一季營收增長預期:公司將全年營收指引上調至 585–605 M USD,反映下季仍具高成長潛力。
是否因併購成長?成長主要來自 OCS 平台市場需求與 FDA 臨床試驗批准推動,未由併購驅動


19. ALKT – Alkami Technology, Inc.|數位銀行平台 SaaS

Alkami Technology 是為美國地區性銀行提供整合數位銀行服務的雲端平台,包括開戶、帳戶管理、行銷與資料分析工具。近期併購 MANTL 強化端對端能力。競爭者涵蓋其他 FinTech 數位平台與傳統銀行服務供應商。
產業: Financial Technology / SaaS – Digital Banking
營收增長:2025 Q2 營收達 112.1 M USD,年增 36.4%;ARR 為 424 M USD,年增 32%;輕盈模式推升 EBITDA 成長。
下一季營收增長預期:Q3 營收指引為 112.5–114.0 M USD;全年營收指引為 443–447 M USD(年增率約 33–34%)。
是否因併購成長?本季成長主要為核心平台與用戶擴張所致;但公司透過併購 MANTL 擴展功能與客戶,為未來增長添加動能。

深入報導:Alkami (ALKT) 雲端數位銀行領跑者,大股東幫助短線打底


20. VITL – Vital Farms, Inc.|牧場放養蛋與黃油品牌

Vital Farms 是一間主打倫理養殖與永續品牌的美國食品公司,成立於 2007 年,總部設在德州奧斯汀,透過超過 500 個家庭農場提供牧場放養雞蛋、黃油與液態蛋產品,銷售通路包含超過 26,000 家零售店。競爭對手為大型蛋品與奶油品牌,但 Vital Farms 獨樹一幟的動物福利與品牌信賴感,塑造出差異化競爭優勢。
產業: Consumer Staples / Food – Ethical Dairy & Egg Products
營收增長:2025 年第 2 季淨收入達 1.848 億美元,年增 25.4%,超過 8% 分析師預期。
下一季營收增長預期:全年營收指引調升至至少 7.7 億美元,估計年成長約 27%。
是否因併購成長?成長主因為品牌強勢、供應鏈擴張(新增 50 個家庭農場,總數超過 500 家,合約雞隻高達 900 萬隻),以及新設農場與生產線導入,而非併購拉動。


21. DLO – DLocal Limited|拉美跨境支付與金融科技平台

DLocal 是一家總部位於烏拉圭的跨境支付平台公司,專注服務拉美、中東與非洲市場,提供跨境支付、收單與資金管理解決方案,協助全球品牌進軍新興市場。產品包括全流程支付解決方案與 TPV 管理。主要競爭者涵括全球支付巨頭與本地金融科技服務商。
產業: Financial Services / FinTech – Cross-Border Payments Platform
營收增長: 2025 Q2 營收為 2.565 億美元,年增約 50%,TPV 達 92 億美元,年增 53%。
下一季營收增長預期: 公司已上調全年指引,預期未來增長動能持續,預估年增率將維持在高成長軌道。
是否因併購成長?本季成長主要來自付款量與業務擴張,非併購驅動。未見近期大型併購事件。


22. FOUR – Shift4 Payments, Inc.|線上支付與交易平台

Shift4 是提供電子支付處理解決方案的 FinTech 公司,覆蓋零售、飯店與餐飲業,助力商戶收款與消費者支付的即時核心流程。主要競爭者包括 Stripe、Square 等支付科技供應商。
產業: Financial Services / FinTech – Payment Processing Platform
營收增長:2025 Q2 支付交易額達 500 億美元,年增 25%;淨營收成長約 29%;全年營收年增 16.8%,約 9.66 億美元。
下一季營收增長預期:全年營收指引提升至 19.65–20.35 億美元,暗示下一季仍將維持強勁成長。
是否因併購成長?成長由交易量與平台擴張推動,尚未見併購活動支撐營收成長。


23. KVYO – Klaviyo, Inc.|AI 驅動的 B2C CRM 平台

Klaviyo 提供一體化的 B2C CRM 解決方案,整合行銷自動化、分析與客戶服務,支援個人化電子商務營運。主力客戶為電商品牌與中小企業。主要競爭者包括 Mailchimp、Salesforce Marketing Cloud 等工具。
產業: Technology / SaaS – AI-powered CRM for Consumer Brands
營收增長:2025 Q2 營收為 $293.1M,年增 32%
下一季營收增長預期:全年營收預期提升至 $1.195B–1.203B,年增約 27–28%
是否因併購成長?成長來源為客戶擴張、AI 功能推廣與國際布局,非併購驅動。


24. LIF – Life360, Inc.|家庭安全定位平台

Life360 提供家庭、安全與寵物定位服務,融合訂閱軟體與硬體(如 Tile 數位標籤),打造安心社群網絡。服務涵蓋行車安全提醒、SOS 警示與地點分享。競爭對手包括 Glympse、GeoZilla 及 Apple 的 Find My 等平台。
產業: Technology / Connected Services – Safety & Location Sharing
營收增長:
2025 Q2 營收達 1.154 億美元,年增 36%(訂閱營收 8860 萬美元,年增 35%)。
下一季營收增長預期:全年營收指引上修至 4.62–4.82 億美元,意味年增約 27%。
是否因併購成長?主因為用戶基數與訂閱轉換率提升,非併購推動;無重大併購紀錄。


25. GKOS – Glaukos Corporation|眼科長效療法載體技術

Glaukos 專注於眼科疾病的創新治療技術,推出 iDose TR 與新型手術系統,聚焦高效、無滴眼療法市場。Q2 銷售額創新高,特別是青光眼產品線強勁成長,推動其成為眼科療法領域重要創新者。競爭對手包括其他眼科治療藥廠與傳統手術供應商。
產業: Healthcare / Biotechnology – Ophthalmic Therapies
營收增長:2025 Q2 營收達 $124.1M,年增約 30%(實際報告同比成長 30%,固定匯率下約 29%)。
下一季營收增長預期:全年營收指引上調至 $480–486M,反映管理層對後續成長動能的信心。
是否因併購成長?成長動能主要來自內部產品銷售增溫與療法採用提升,並非受併購推動。


26. SOFI – SoFi Technologies, Inc.|全方位數位金融平台

SoFi 是美國一站式數位金融平台,提供個人貸款、儲蓄、投資、保險與數位支出等服務,強調科技驅動與會員生態系統。競爭對手包括其他 FinTech 生態品牌如 Robinhood、Affirm、Coinbase 等。
產業: Financial Services / FinTech – Digital Banking Platform
營收增長: 2025 Q2 營收為 8.549 億美元,年增 43–44%;調整後 EBITDA 為 2.491 億美元,年增 81%,GAAP 淨利為 9,730 萬美元。
下一季營收增長預期: 公司上修全年營收指引至約 33.75 億美元,預指明年年增率達 30%。
是否因併購成長?成長主要源於會員擴張(Q2 新增 85 萬人)、貸款平台與手續費收入提升,非併購驅動。


27. GTLB – GitLab Inc.|AI 驅動 DevSecOps 平台

GitLab 提供完整 DevSecOps 平台,整合源代碼管理(SCM)、CI/CD、安全掃描與治理工具,支持企業軟體開發安全自動化流程。利用 AI 助手提升開發效率,對標工具如 GitHub、JFrog 等。
產業: Technology / SaaS – DevSecOps & Dev Platform
營收增長:2025 財年 Q2 營收為 $182.6M,年增約 31%。
下一季營收增長預期:預期 FY2026 Q2 實際數字仍未發布,但先前指引約 $226M–$227M,全年營收目標近 $936M–$942M。
是否因併購成長?營收與平台擴張主要來自主產品與 AI 助手推廣,無併購直接影響。


28. MNDY – monday.com Ltd.|Work OS 驅動的團隊協作平台

monday.com 是一家來自以色列的雲端工作操作系統(Work OS),提供無程式碼/低程式碼模組化平台,讓企業打造專屬的工作流程、專案管理、CRM、DevOps 等應用。其產品包括 monday Work Management、monday CRM、monday Dev、WorkCanvas、WorkForms 等功能,服務全球超過 245,000 名客戶。競爭者包括 Asana、Smartsheet、Atlassian、Microsoft Project 等。
產業: Technology / SaaS – Work OS & Team Productivity Platforms
營收增長:2025 Q2 營收達 2.99 億美元,年增 27%。同期企業客戶持續湧入,帶來超過 100,000 美元 ARR 的客戶新增數創歷史新高,包括 ARR 為 100K+ 的客戶數年增 36%,顯示高階用戶採用強勁。
下一季營收增長預期:全年營收預估範圍為 12.24–12.29 億美元,年增約 26%。但 Q3 預期 2.93–3.13 億美元略低於市場預期,反映管理層態度較為保守。
是否因併購成長?公司並未依賴併購作為成長來源,營收與業績推升皆來自產品吸引力與企業用戶擴張。Q2 的成長動能來自客戶增加與平台採用率提升。

深入報導:Monday.com (MNDY) Q2為何大跌?


29. IOT – Samsara Inc.|工業 IoT 資料平臺領導者

Samsara 提供連網操作平台與 IoT 設備,幫助企業優化車隊管理、資產追蹤與數據分析。平台累積超過 10 兆筆資料,服務涵蓋運輸、建築與製造業。主要競爭者包含 Verizon Connect、Hexagon 和 Cisco 等。
產業: Technology / IoT Software & Analytics – Industrial Operations
營收增長:2025 Q2 營收為 $300.2M,年增 37%;ARR 達 $1.264B,年增 36%
下一季營收增長預期:公司已排定 2026 Q2 財報發布,預期營收約 $372M,年增約 30.7%
是否因併購成長?目前成長主要來自平台擴展與裝置部署,非併購導向。

深入報導:Samsara (IOT) 深度解析:物聯網市場中的長期潛力股


30. GLBE – Global-E Online Ltd.|跨境電商支付平台

Global‑E 提供跨境電商支付與結帳平台,幫助品牌以本地化方式進入全球市場,具備貨幣轉換、物流整合等功能。主要客戶包含時尚與零售品牌。競爭者包括 BSIST、Flowdesk、Shopify 等電商支付解決方案商。
產業: Technology / E-commerce Software – Cross-Border Payments & Logistics
營收增長:2025 Q2 GMV 達約 $1.45B,年增 34%;營收達約 $214.9M,年增 28%;實現淨利 $10.49M,較去年同期由虧轉盈。
下一季營收增長預期:展望 Q3,營收指引為 $214M–$221M,全年營收展望上修至 $6.22B–$6.52B。
是否因併購成長?營收與 GMV 成長主要由平台使用與國際拓展推動,並非併購帶動。



本季落榜

以下是上一季入選但在本季落榜的公司與落選原因:

  • HIMS – Hims & Hers Health : 明年預估營收年增率低於20%
  • SRPT – Sarepta Therapeutics:明年預估營收年增率低於20%
  • BPMC – Blueprint Medicines:被收購
  • SMCI – Super Micro Computer:下一季預估營收年增率僅11.5%
  • RDDT – Reddit:市值突破$30B
  • MIRM – Mirum Pharmaceuticals : 明年預估營收年增率低於20%
  • CYBR – CyberArk Software: 明年預估營收年增率低於20%
  • RELY – Remitly Global, Inc.:排名落到31
  • AFRM – Affirm:排名落到32
  • CORT – Corcept Therapeutics:排名落到34
  • CAVA – CAVA Group:排名落到37
  • ONON – On Holding:排名落到38
  • SYM – Symbotic:下一季預估營收年增率僅9.85%
  • ACVA – ACV Auction:今年預估營收年增率低於25%
  • GRND – ​Grindr:分析師人數太少,預測值不可靠
  • TOST – Toast:今年預估營收年增率低於25%

以下成長公司營收年增長率仍相當不錯,僅以些微差距落選。下一季重新入榜的機會仍很大,值得留意。

31. RELY – Remitly Global, Inc.|跨境匯款科技平台

Remitly 以線上匯款平台服務全球 170 多國家市場,便捷低成本供帳戶轉帳、現金提領等服務。客戶涵蓋移民人口與跨境勞工。主要競爭者包括 Wise、Western Union、MoneyGram 等傳統或新興匯款企業。
產業: Financial Services / FinTech – Cross-Border Remittances
營收增長:2025 Q2 營收達 4.12 億美元,年增 34%,同時 GAAP 淨利約 650 萬美元、Adjusted EBITDA 約 6400 萬美元。
下一季營收增長預期:全年營收指引上修至 16.1–16.2 億美元,年增約 27–28%。
是否因併購成長?成長由活躍用戶和交易量提升驅動,非併購成果;公司亦啟動股票回購計畫。


32. AFRM – Affirm Holdings, Inc.|創新型 BNPL 金融平台

Affirm 成立於 2012 年,主打「Buy‑Now‑Pay‑Later(BNPL)」服務,結合無遲付費與高透明度的分期付款選項,覆蓋線上與實體場景。核心產品包括適用於 Apple Pay、Shopify 的 BNPL 計劃、Affirm Card(即時轉換消費為分期付款),另有儲蓄帳戶方案。與 Sezzle、Klarna、Afterpay、PayPal 等 fintech 對手競爭,但以品牌信賴與風控 AI 模型建立差異優勢。
產業: Financial Technology / Buy-Now-Pay-Later & Alternative Payments
營收增長:2025 財年第 2 季營收為 876.4 百萬美元,年增 33%,超出市場預期。該季 GAAP EPS 為 $0.20(上年同期為虧損),顯示首次轉盈成效。同期 GMV 達 10.1–10.4 億美元,年增約 35–43%
下一季營收增長預期:Q3 預計營收約 855–885 百萬美元,與 Q2 相比維持穩健成長勢頭。全年 GMV 指引上修至超過 460 億美元,展現強勢策略推力。
是否因併購成長?成長主因為核心產品擴展(如 Affirm Card)、資金能力與商戶拓展(如 Amazon、Shopify、Apple 等合作),並非併購推動。Affirm 選擇退出 Walmart 合作(約占 5% GMV),轉而加強自身商戶網路與 AI 個性化行銷策略。
深入報導:Affirm (AFRM) 先買後付:本季財報如何重新獲得市場信心


33. BROS – Dutch Bros Inc.|美式駕駛購咖啡快飲品牌

Dutch Bros 是美國著名的 drive‑thru 咖啡連鎖品牌,以迅速、高品質及季節飲品聞名,擁有自有門市與直營模模式。2025 Q2 表現亮眼,引發投資者高度關注。競爭品牌如 Starbucks 等大型連鎖,但 Dutch Bros 以服務文化與產品創新占優勢。
產業: Consumer Discretionary / Retail – Drive-Thru Coffee Chains
營收增長:2025 Q2 營收達 $415.8M,年增約 28%,同店銷售提升 6.1%,Adjusted EBITDA 增長約 37%。
下一季營收增長預期:公司上修全年營收指引至 $1.59–1.60B,並將同店銷售增長目標定為 4.5%。
是否因併購成長?營收增長由門市擴展與新口味活動推動,並非由併購或外部佈局拉動。


34. CORT – Corcept Therapeutics, Inc.|治療新陳代謝與慢性疾病

Corcept Therapeutics 專注於開發治療代謝與精神疾病的新藥,核心產品 Korlym 針對庫欣症候群的高血糖治療,並积极拓展其他代謝與精神疾病領域。競爭對手包括其他致力於庫欣症與類似疾病療法的生技公司。
產業: Healthcare / Pharmaceuticals – Endocrine & Metabolic Disorders
營收增長:2025 Q2 營收 $194.4M,同比增长約 18.7%;2025 年全年营收指导上修至 $850–900M。
下一季營收增長預期:全年再度上修營收目標顯示對产品線持續成長樂觀。
是否因併購成長?成長主要由產品市場擴張與未來管線潛力推動,非併購驅動,雖公司預期 relacorilant 未來幾年可貢獻顯著收入。


35. ODD – Oddity Tech Ltd.|AI 驅動美妝與保健品牌

Oddity Tech 是一間以 AI 和數據科學打造美妝與保健品牌的消費科技公司,旗下擁有 IL MAKIAGE 和 SpoiledChild 等品牌,並設有奇建 (ODDITY Labs),透過 AI 驅動的分子發現技術,加速產品開發與個人化推薦。主要競爭者為傳統美妝品牌及以類似 DTC 模式經營的美妝科技業者。
產業: Technology / Consumer Tech – Beauty & Wellness DTC Platforms
營收增長:2024 Q4 營收達 $97.2M,年增幅大顯著,並首次轉盈。
下一季營收增長預期:Q2 2025 營收成長 27% 至約 $268M,全年營收指引上調至 $790–798M,並預估 Q3 營收為 $235–239M。
是否因併購成長?近期未見併購報導,其成長主要由品牌擴張與產品創新驅動。




市值30B~60B,穩定的高成長企業

CRWV – CoreWeave, Inc.|AI 雲端基礎設施

CoreWeave 源自加密貨幣礦業,現為美國領先的 AI 雲端基礎設施提供者,專門提供 GPU 計算資源與平台軟體,用於支撐頂尖 AI 訓練與超級電腦建置。競爭者涵蓋雲端 GPU 解決方案供應商與科技巨頭自建設施。
產業: Technology / Cloud Computing – AI Infrastructure
營收增長: 2025 Q2 營收達 12.13 億美元,較 2024 同期成長 207%
下一季營收增長預期: 公司調升全年營收指引至 51.5–53.5 億美元,預估Q3營收年增率124%
是否因併購成長? Q2 的高速成長主要源自 AI 計算需求爆發,而非併購所致。然而,CoreWeave 正積極進行重大策略併購:宣布以約斥資 90 億美元 的全股票換股交易收購 Core Scientific,該交易將為 CoreWeave 增加約 1.3 GW 的數據中心電力容量,消除逾 100 億美元的長期租賃負擔,並預期到 2027 年每年節省約 5 億美元成本,旨在提升營運效率與擴展能力

深入報導:AI 算力爭霸戰:CoreWeave (CRWV)的擴張能否換來長期回報?


ALNY – Alnylam Pharmaceuticals, Inc.|RNA 干擾療法生技創新

Alnylam 是RNA干擾療法(RNAi)領先者,專注於罕見疾病藥物開發與商業化,主力產品包括 Amvuttra®、Givlaari®、Oxlumo®,透過突破創新滿足難治療病症。主要競爭對手為 Ionis Pharmaceuticals 等 RNAi 生技公司。
產業: Healthcare / Biotechnology – RNAi Therapeutics
營收增長:2025 Q2 總產品淨營收達 6.72 億美元,較 2024 同期成長 64%。Amvuttra® 營收大幅上升 114%。
下一季營收增長預期:公司上調 2025 全年營收指引至 26.5–28 億美元,意味全年年增率約 27%。
是否因併購成長?成長主要由核心產品 Amvuttra 銷售爆發與市場擴展推動,非併購因素。


RDDT – Reddit, Inc.|社群平台與 AI 搜尋技術

Reddit 是全球大型社群論壇平台,近期將資源重心轉向「成為搜索引擎」目標,並開始整合 AI 旗下產品 Reddit Answers。其平台每日活躍用戶持續成長,廣告成長迅速,與 Google、Twitter 等平台競爭使用者時間與廣告預算。
產業: Communication Services / Internet Content & AI-Driven Social Platform (Ad-Monetized)
營收增長:2025 Q2 營收 5 億美元,年增 78%,廣告營收年增 84%,營業毛利率約 90.8%。淨利為 8,900 萬美元,EPS 為 $0.45。
下一季營收增長預期: 公司指出 Q3 營收可望年增 55%,基於廣告收入與用戶導向創新服務的推升。
是否因併購成長?本季成長主要由廣告效能提升與平台使用量 AI 搜尋產品驅動,並非併購結果。

深入報導:高毛利與低基期:解析 Reddit 討論社群的廣告變現空間與投資機會


AXON – Axon Enterprise, Inc.|公共安全科技龍頭

Axon 以 TASER 起家,現已演進為全面公共安全與證據管理平台公司,核心產品包括電擊槍、穿戴式攝影機與 AI 雲端 Evidence.com 平台,輔以 AI 報告生成工具 Draft One。競爭者涵括 Motorola Solutions、GardaWorld 等硬體與平台服務商。
產業: Technology / Public Safety – Hardware & Cloud SaaS
營收增長:2025 Q2 營收約 6.69 億美元,年增約 33%(軟體與服務增長 39%,硬體裝置增長 29%)。
下一季營收增長預期:
全年營收指引上修至 26.5–27.3 億美元,年增約 29%。公司同時披露高達 107 億美元的訂單 backlog,預示後續營收延續動能。
是否因併購成長?本季業績動能來自 SaaS、AI 產品採用與訂單加速,並未由併購推動。


ZS – Zscaler, Inc.|零信任雲端安全平台

Zscaler 是零信任雲端安全領導商,提供 ZIA(Zscaler Internet Access)、ZPA(Zscaler Private Access)等整合企業網路保護方案。主要競爭對手包括 CrowdStrike、Palo Alto Networks、Cisco 等安全技術廠商。
產業: Technology / Cybersecurity – Cloud-Based Zero Trust
營收增長:預期 2025 Q4 營收可達 $705–707M,年增約 19%(非GAAP 淨利與自由現金流也持續提升)。
下一季營收增長預期:Analysts 估計下一季營收 $706.94M,年增約 19%.
是否因併購成長?主因為產品需求強勁及客戶續訂與擴張,由內部業務推動成長,非併購動能。